Something, anything.
纪念女足亚洲杯夺冠
2/6/2022
我其实一直都不知道女足在踢亚洲杯。是看了新闻推送说女足在最后时间扳平比分,然后通过点球战胜日本队进入决赛才知道,哦原来不光是有冬奥会,女足也在踢亚洲杯。
女足决赛的时间对我来说很不友好,是这边的凌晨3点,我知道自己肯定是看不了了。其实哪怕是周末的白天,我肯定也看不了,得陪着女儿一起玩。周日一觉起来,打开朋友圈,发现里面炸了锅,各种庆贺,欢呼以及对男足的对比嘲讽,于是才了解到,之前大家都不看好的女足,在零比二落后的情况下,下半场连进两球扳平比分,而后在伤停补时阶段,先是门将和后卫接连两次神奇的救险,而后在中场一连串熟练的配合,最后由替补上场的球员斜插入禁区,抽射破门,完成反超加绝杀!真是让人万分激动!
从99年开始看那一届铿锵玫瑰,在玫瑰碗球场。决赛遗憾败北美国,我就时不时的开始关注女足,从当年的世界顶尖,亚洲霸主,到如今,这16年来,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再夺亚洲杯,也难免让人唏嘘。还好有了这个冠军,可以有更多的关注,更多的金钱上,物质上的支持。恭喜你们,女足!你们才是能代表中国的真正的国足!
Big Push vs. Small Push
2/4/2022
Ever since I joined this new company as a pure product manager, I have been surrounded by this sense of insecurity - I know nothing about the process, little about coding, I am no longer an engineer who knows staff, but a guy requesting other people doing stuff for me. I feel like I am not sharpening my skill anymore, technical skill, to be more precise.
However, with more than one year into the job and I start to rethink my feeling of insecurity. They are actually a lot to learn, to sharpen in the regime of product management and how to manage the team working for you. My boss introduced this big push vs. small push concept after I worked my butt off to deliver something on time. while acknowledging the effort and contribution from my big push, he also pointed out that, big push is not sustainable, nor something to be proud of. it is exhaustive and can easily wear not only me, but the team out. Rather, if the team can get aligned well and operate efficiently, via constant small pushes from me, we can still achieve the same, or even better outcome, while maintaining high team morale and still feeling energetic.
This is something I would never think about and is something I now regard as a skill as well.
不敏感理论
2/1/2022
今年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刚好是二月一号,新的一个月,也是新的一年。回看过去这一个月,一共在这里留下了十片杂记。在工作,带娃,休闲的间隙,还能留下点东西,也算是很不错啦!
今天看完了所谓的“循环剧”《开端》。抛开刻意的弘扬正能量,其余的部分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对大城市小人物的写实刻画,很得我心。我相信这才是广大的,沉默的大多数——他们过怕了苦日子,所以钱财在他们眼中显得更有分量,他们有道德的束缚但也难以掩盖的钱财的向往。这向往的源头大多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家人,孩子,父母。我非常理解他们,因为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为了节省一点小钱,会逼着自己辛苦,忍受。现在回头看当然不值得,但或许没有那段苦日子,也不会有自己的今天吧!
我自己有一套关于钱财的理论,姑且称其为“不敏感理论”吧!简而言之就是,看一个人对钱财概念的阈值范围的大小。举例来说,绝对大多数人会认为1分钱和1毛钱没什么区别,即,一个东西卖给你1分钱或1毛钱,对你来说都行,都可以接受。进一步推广,1毛钱和1块钱呢?1块钱和10块钱,10块和100块呢?用这些锚点可以间接的反映和衡量一个人的财富程度。我能想象的真正的有钱人,他们的不敏感点应该很高很高吧(钱太多了,只是个数字)。而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我的不敏感范围应该介于100块和500块之间吧。希望以后还能继续增长。
写在年前
1/30/2022
转眼又是十多天过去了,这段时间忙于工作和带娃,没有机会静下心来写一些东西。今天周日,终于趁着女儿和妈妈一早一起健身的机会,来这里记录一下这段时间发生的,值得记录事情。
首先是,尽心尽力陪伴了我们八年的小奔,CLA250被我卖掉了。整个网上卖车的过程十分顺利,便捷。只是由于拖车来的时候我在开会,没办法做个好好的道别。至今还能清晰的记得第一次把他从旧金山dealership开回家,路过海湾大桥时,手心冒的汗。想想他也是陪伴了我们的第一次去到华盛顿州的公路旅行,回来的时候从北向南,沿着1号公路,那美景也是令人难以忘怀。卖掉他的原因还是因为reliability,这些年来,大毛病没有,可小毛病不断,而且修起来贼贵,每一次起码都是500刀往上,随着年限越来越久,真不知道以后还会出什么毛病,于是乎只好忍痛割爱了,打算投入雷克萨斯的怀抱。
再一个就是我的小号到了,雅马哈的小号吹起来就是不一般。也买了几本教程,打算每天花点时间,争取尽快回到小时候的水平,哈哈!
最后,这段时间跟老婆在讨论,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 越发觉得我们这里还是不是一个适合小朋友成长的社区,人口构成还是太复杂,小朋友也不多,更别提冬天邻居烧的不明物品,污染空气,于是想着开始考虑换一个社区,把这个现在住的这个房子租出去,不出意外还能有正向的现金流进来。
这时候的国内已经是到了虎年除夕了,都不记得上次跟爸妈在一起过年是几年前了,感觉已经很久很久了,期待明天一家人都在一起好好过个年!
重拾小号
1/18/2022
这段时间轮滑算是找到点门路,周末的时候一个人沿着公园滑了一大圈,转向加速什么的都没问题,接下来要着重练习刹车减速。另外还在网上淘了一个头盔和一套护具,等它们送到了,装备也就算是整齐全了,可以放心大胆的做动作了。
给女儿买了电子琴以后,没事自己也会去弹弹,然后就开始跟老婆吹嘘自己当年小号吹得多么好,转念一想,那还不如干脆买个小号,而且要买就买个好点的。这段时间就一直在网上蹲合适的小号,成色较好的二手Yamaha小号也不便宜四五百刀呢!不过想当年我小时候,爸妈给我买的小号可花了2千块钱(后经验证是700,在当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想想那可是20多年前啊!真的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爸妈对我真是舍得!希望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小号,自己也能勤于练习。让女儿也好好熏陶一下音乐的魅力。
创业维艰
1/17/2022
创业维艰啊~
翻看一下自己的记录,发现最初写下自己的想法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期间一个人一直兜兜转转,时续时停,大约是在21年初,开始有了小伙伴一同推进这个项目,然后他又拉进了另外一个国内的伙伴,三个人组成了最初的团队。
期间也没有时间上的紧迫感,大家依旧忙着各自的生活和工作,这个pet project也真的就像一只pet一样,想起来了就逗着玩玩,平时就放一边。
可夜深人静,一个人有思绪的时候,内心里还总是想着,梦想还是要有的,现在既然已经有了这么个看起来还挺靠谱的想法,为什么不努力去实现呢?于是决定得加速推进。终于假期前和许久不见的前同事详谈了一个下午,然后又介绍他和我之前的小伙伴认识,如此这般,总算感觉这个pet project终于走上了正轨。
走上正轨的标志就是暴露出的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用户数据的问题首当其冲。而后上周的初步用户访谈又暴露出我们产品的定位问题,这想象中的需求到底是否在真实存在呢?
暴露出这种难以解决的问题难免打击士气,但回头想想,这正是校正方向,让我们步入正轨的标志,这说明我们正在做正确的事情,我们依然还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要做。创业维艰,怎么可能一直顺利。反复探索,反复验证,甚至推倒重来都是很正常的。这些问题已经刻入了我的潜意识,睡觉的时候,放空大脑,就会有好的主意蹦出来,解决这些别人眼中很难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才是我们的价值所在!绝不放弃,一定要把市场验证好,找出用户实实在在关心的问题,把好产品做出来!
学轮滑杂记
1/13/2022
今天总结一下这些天学轮滑的进度。这些天晚饭后,一家人都会一起在前院继续学轮滑。两个人都可以慢慢一步一步开始滑起来了,当然个人感觉还不是很熟练,有时候滑一下还要打几个踉跄,从昨天开始学习怎么刹车,没有保护装备还是很容易失去平衡。今天老婆夸了我几句,搞得我有点得意忘形,一穿好鞋,还没熟悉就直接冲坡,导致第一次自己摔了一个大屁蹲,还好没有摔到头,也不是很严重,不过真的好久没这么摔在水泥地上过了,哈哈~回到房间后,立马在网上买了头盔,以绝后患。女儿还是很暖心的过来,抱着我的大腿安慰我,这感觉完全盖过了伤痛,真好。
这种技能,前期开着视频慢慢学习,但想要提高,只能全靠个人勤于练习,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一家人都可以滑得很溜,今天周四,周末可以找个地方好好滑一波,继续加油吧!
全家一起学轮滑
1/9/2022
心血来潮,我们全家开始了一起学轮滑。今晚我的轮滑鞋总算到了,穿上很合适,爸爸妈妈带着妥妥,三个人在家里的前院颤颤悠悠,摇摇晃晃的开始学起了轮滑。别说还真挺有意思的,从刚开始颤颤巍巍的站着,到慢慢摸索可以滑上几下,那进步的感觉也真是挺不错的。这方面感觉妈妈最有天赋,估计她会最快学会,妥妥也很不错,两岁多一点,穿着她特质的小孩轮滑也能不用人扶着自己走上几步。得了妈妈的一些指点,我也找到了感觉,一家人没弄多久就出了一身汗,这就是所谓努力的结果哈!
回想事情的起因,还是因为妈妈带着妥妥去滑了一次冰。不过在加州湾区这个常年干燥无雨,温暖无雪的地方,每年就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会有人造滑冰场开放,于是想着倒还不如先学着溜旱冰。小时候我们都只滑过两排的那种旱冰,现在条件好了,也算是可以体验一下当年没机会体验的感觉了。
一家人继续努力吧,看看一段时间过后,我们能不能一起穿着轮滑带着狗狗在社区遛遛弯,那画面想来也是挺炫酷的,哈哈~
Covid Test - Negative!
1/6/2022
圣诞假期从Mount Shasta回来,一家人就状况不断,老婆先是头疼,而后扁桃体发炎,我也是一直感觉嗓子有些痒。难免的,就开始担心会不会是“新年夺冠”了。回来就赶紧约了同一天的Covid的PCR测试。昨天测的,今天晚上两人的结果就出来了,还好都是negative,虚惊一场。两人也是马上约了第三针booster,那种战战兢兢的感觉可真不好受。
目前Omicron病毒肆虐,一家人也是万分小心,室内场所能不去尽量不去,实在要去的话必须带上N95。希望真如同各位专家所说,来得快去得也快,在一月底二月初这个疫情高峰就会过去。全美不在意病毒,会感染的都全部染过一遍,携带病毒形成自然免疫,注重防护的就靠疫苗形成免疫。
继续耐着性子熬着吧!
收获不小
1/5/2022
今天收获不小,给家里添置了一套几乎全新的餐桌椅。实木家具就是沉,两个人忙活了半个下午,费了老劲,总算把家具顺利运到家,并且组装好投入使用。
让我有所感叹的是,有时候做成一件事,即便小如买一套称心如意的二手家具,还都是人多办法多。是我及时出击联系卖家,果断支付定金。是老婆想到可以借阿姨的Van一用,让我们得以顺利安全地把一张餐桌,一张长凳和六把椅子一趟就运到家里来,省了不少麻烦。阿姨也利用她多年的生活经验,让我们在拆装家具的过程中,把家具边角都保护好,以免造成损坏。
看着这一套超低价购来的崭新的家具,联系到下午开车到卖家所在的社区,让我不禁又感叹,有钱真好!哈哈!
吐槽《长津湖》
2022/1/3
用了三天自己宝贵的休闲时间,断断续续把《长津湖》看完了。想用一声叹息来总结自己的观影感受。
影片时间超长不说,里面刻画的人物形象太过单薄,无论正面还是反面。且不说在2021看起来依然很五毛的特效水平,影片的立场也太过鲜明了,当然也很可能是出于政治正确的考量。影片花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描绘的战斗场面也让我比较无感,本来看了导演名单还是怀着较高的期待的,结果大失所望。
支线和主线的剧情基本毫无联系,正所谓强行硬插,霸王硬上弓。我想有钱有权也许就是可以这样的。没想到这样的电影能拿到票房冠军,真是让人唏嘘,我也权当休闲娱乐吐槽吧,只是真的可惜我当爹以后,为数不多的宝贵的个人休闲时间。
落笔记录的第二天
2022/1/2
落笔总是最难的。落笔之前得整理思绪,起码是最初的几个字。然而一旦开始,一切都变得顺其自然起来,就如同现在这样。
今天是我开始记录的第二天。其实对自己的要求很简单,就像这个网站的名字,只需要写点东西,任何东西都行,无拘无束,天马行空。但这的确开始慢慢影响起我的生活,让我会默默开始关注到一天里值得记录的瞬间,我会暗暗想,这一幕一定得记录下来。就像今天,和女儿一起玩耍,看着她的眼睛,就觉得幸福感涌上心头,这种难以用言语描述,只能身处其境才能体会的感受。真的不希望她长大,即便她才两岁,还需要我们悉心的照料,但那些琐碎的事情跟她那双眼睛相比,真的什么都不算了。内心里害怕她会长大,然后丢失这种纯真,但我知道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就像我们迟到都会变老。
有时候觉得,不想再去探寻生命的意义了,经历,活着,或许就是意义。又有时候觉得把经历本身作为一种意义和目的岂不是有点太“躺平"。努力去经历和体验未曾有过的,新的东西,或许这样的折中,就是我生命的意义。
2022年,新年伊始,新的一年,新的计划
2022/1/1
就这里吧,找了很多地方,想要用来做日常生活的记录,还不如就用自己之前申请的域名,开始记录一些事,任何想记录的事。
特别是对我,一个记性很差的人。记录对我想起之前的事情很有帮助。阅读之前自己写下的文字,还能重温一下当时的情景,不是当时记录文字时的情景,而是文章中所描述的情景。当然我已无法评判重温时脑中的场景与真实的情况是否一致,不过那也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回忆时带给我的感受,无论相同与否,那感受总是真真切切的。
这种没有任何主题要求的文字记录,还有神奇的一点,就是落笔之前完全不知道想要写什么,也不必在意想要写什么,但是一旦开始,就感觉有很多思绪喷涌而来,而自己打字记录的速度,显然远远跟不上自己的思绪,似乎还是得先简单几句话列个提纲比较好。
今天是2022年1月1日,美国旧金山时间。时隔很多年,再次落笔写下一些文字,七零八落,稀里哗啦。不管怎样,算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感谢自己把这一条加入了2022年的个人计划。我相信我能完成这个目标,也感谢Paul Graham的分享。阅读他的文章让我感受到落笔记录的巨大意义。